微光丨安全隐患的无声“驯服者”
一个岗位、一份担当
微小而闪耀
平凡亦有光
微信公众平台推出“微光”专栏
为默默无闻、深耕一线
奋斗的每一个你
鼓掌喝彩
每到周五,一体化所的走廊上就能听到安全柜门开合的轻响——那是李晓飞在逐一检查消防柜里灭火器的状态。当大家都在为某一个项目、某一个技术问题讨论得热火朝天时,她默默又走了一遍已经检查了无数次的安全通道,跟各个外场的安全员进行了无数次的安全隐患排查沟通,在环境安全自查表上画满整页的“对勾”。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没有众人瞩目的创新,这位普通安全员用六百多个日夜的“无数次”,在设备保障事业的征程上刻下自己微小而深刻的足印。
在李晓飞的工位上,有十多个整齐码放着的蓝色文件盒,这是一年内所里各个外场的安全资料。打开任意一个盒子,从外场的安全组织机构、安全日志,摸排检查情况到每一个防护用品的状况,无不清清楚楚,历历在目。
这是全所最完整的安全记录档案。某次上级安全检查,检查组问她:“你能确定进你们外场的人都进行了技术交底,没有遗漏吗?”她毫不犹豫地回答:“您尽管检查,我们所有进入外场人员的技术交底都有签字有记录,绝对不会漏掉一个!”一年365天,每一个外场流动人员大都在三四千人以上,她有十足底气说出这样的话,并不因为有什么特别技巧,不过是把核对、检查、提醒、监督、教育重复了无数次而已。
李晓飞的同事至今都还记得那一个深夜,李晓飞坐在散落满桌A4纸的桌前,逐页核对各外场安全员发回来的安全资料。将近一万份资料、五万个人名逐一核对,各个外场逐个过筛,无一漏网。
“安全不是口号,更不是应付检查的道具,而是工作的底线”,李晓飞如是说。她将各种安全制度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讲解,同样一段话、一件事,十多个外场不止讲述十多遍,都源于她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。当今年第一季度外场安全会议召开,无论哪一位外场负责人或安全员都能对安全制度规范对答如流时,她的岗位赢得了大家发自内心的尊重。
每到年终总结时,和其他同事纷纷列出这一年参与多少型号研制、解决多少售后保障问题、签订多少个新项目的精彩不同,她的总结上永远是那千篇一律的几行字:组织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多少期,发起安全相关材料传阅多少次,外场实地开展安全检查多少次……但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数字,无声地驯服了一个又一个深海暗流般的安全隐患。
她常说:真正的安全守护者,毕生追求应是让自己永远没有成为“英雄”的机会。这种态度完美契合了现代安全管理的真谛——最卓越的安全成绩,恰恰在于让所有潜在风险消弭于无形。桌上那十多个蓝色资料盒,是李晓飞最真实的成绩单,那一行行枯燥的文字和数字,是她为安全生产环境筑起的坚实防线。